
天津"三不管"
河北省 · 沧州市天津“三不管”位于天津宫南北大街、估衣街一带,侯家后、北门外,在“东兴市场”原址附近的那片洼地,后来成了“南市”。以下是其详细介绍:
名称由来
一种说法是,“三不管”得名于“乱葬岗子没人管,打架斗殴没人管,坑蒙拐骗没人管”。另一种说法是,这里一面是法租界,一面是日租界,一面是清政府的地盘。由于法国人、日本人、清政府之间互相推诿,导致这里成为“三不管”的地带。
发展历程
早年天津的商业中心在北门外“侯家后”一带,后来毁于八国联军的兵祸。当时日本租界正在兴建街肆,有些商贩便来到靠近日租界边缘的地方,摆摊售货,卖一些食品和零星百货。后来摊贩占地逐渐扩大,日本人原想把这块地方纳入它在天津的租界内,但因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有矛盾,其企图并未得逞。而昏庸的天津官府竟不敢在那里行使主权,于是这里成为“三不管”。
后来,天津警察厅虽在这里设立警察署,纵横开辟了几个街道,兴建了商店和住宅,但“三不管”地名却一直流传下来。民国后期,是“三不管”的鼎盛时期,原在“侯家后”的大饭店和妓院,多已迁到那里去了,又新开设了“华林”、“群英”、“权乐”几处小戏馆,“三不管”从而畸形繁华。
特点与文化
“三不管”并非固定不变的,随着“南市”地区的规划开发,不同时期的“三不管”地区也不一样。但总的来说,这里是一个混杂着三教九流各色人物的地方,引车卖浆之辈穿梭其中,无论是窑子还是宝局,无论是大烟馆子还是洗澡堂子,各行各业应有尽有。这里也是天津市井文化的代表,许多说书的、说相声的、卖唱的、变戏法的、拉洋片的、算命相面的艺人都在此谋生。
同时,“三不管”也是一个藏污纳垢的地方,充斥着欺诈、野蛮以及暴力。在这里讲斯文、讲文明、讲道理,往往会被视为不合时宜。然而,正是这种特殊的环境和氛围,造就了天津“三不管”独特的文化和魅力。
以上是对天津“三不管”的详细介绍。请注意,虽然“三不管”在历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和影响,但如今它已经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在现代城市中,我们应该追求更加文明、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