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峰崇圣禅寺
福建省 · 福州市闽侯县雪峰崇圣禅寺详细介绍如下:
雪峰崇圣禅寺坐落在雪峰凤凰山南麓,创建于唐朝咸通十一年(870年),它的开山祖师是唐代高僧义存禅师。该寺距约70多公里,是禅宗云门、法眼二派的发源地,为江南五山十刹之一,素有“江南第一丛林”之称。1983年,雪峰崇圣禅寺被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现已修葺一新,成为闽侯县的著名名胜古刹。
义存禅师(822~908年),俗姓曾,泉州南安人。他9岁时请求出家未获父允,12岁时随父游莆田玉涧寺,遇僧庆玄律师即下拜,再不肯回家,留为童子(小沙弥),17岁落发,取法号义存。义存精通禅理,且行为高洁,唐僖宗赐其“真觉大师”法号和紫衣袈裟。他在雪峰山中40年,禅法传遍大半个中国。人山学道者络绎不绝,不论炎夏寒冬,在山学僧不少于1500人。义存宗风温密玄奥,从其处得法的弟子有史书记载的高僧就有56人,其中云门文偃创立了禅宗新派别——云门宗,师备到福州玄沙院弘法,其再传弟子文住金陵清凉寺,从者云集,创立禅宗另一派别——法眼宗。
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雪峰崇圣禅寺获赐名,并一直沿用至今。明永乐二年(1404年)和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崇圣寺住持法庵和达本禅师两次主持重兴该寺。1928年,圆瑛法师住持崇圣寺,又加以修葺。抗战时期,大维宝殿毁于日军炮火,天王殿也被台风所毁。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寺庙几成废墟。1979年起,政府批准崇圣寺作为佛教活动场所重新修复开放。在海内外僧众和信徒的资助下,天王殿、大雄宝殿得以重建,山门、法堂、斋堂、鼓楼、钟楼也得到修复。
雪峰崇圣禅寺主要建筑有内外山门、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法堂、留香堂、祖堂、纪念堂、云水堂、学戒堂、尊客堂、念佛堂、枯木庵、方丈室与塔院等。除殿堂楼宇外,还有山、林、田、泉、池、塔等,错落有致,蔚为壮观。其中,枯木庵在崇圣禅寺东南,距寺仅数百米,是开山祖师义存最初栖止念禅之地。庵内有株枯木,上端的枝梢已经折断,只余木干。枯木内外有唐、宋、元、明的名人题刻20多处,其中有“维唐天佑乙丑岁造庵子及作水池”等题记,这是唐天佑二年(905年)闽王王审知捐款造庵和修筑水池的历史记载。这些碑刻笔法遒劲,被称为“树腹碑”,是雕刻的三大奇物之一,也是中国罕见的唐代木碑。
此外,雪峰崇圣禅寺还有许多珍贵的经典和文物,如《碛砂藏经》、印度梵文《财经》、《频迦藏》全部(8000卷),还有明代木雕观音坐像、善才龙女立像和达摩祖师像等等,皆稀世之宝。
总的来说,雪峰崇圣禅寺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佛教寺庙,是禅宗云门、法眼二派的发源地,也是佛教信徒们修行和朝拜的重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