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桥
安徽省 · 黄山市歙县的万年桥,位于县城北门外扬之河上,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该桥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历时五年建成,是通往太平、抵达省会安庆的要道,如今则是老城连接新区和城区通往北郊村镇的重要交通线。
万年桥是一座九孔石桥,长150余米(也有说法为155米),高10米(也有说法为9.3米),宽6.7米(也有说法为6.3米),桥体坚固,建筑精美,结构科学。原桥东端有一石碑坊,上有“北钥云龙”、“道岸津梁”等题刻,但已在清乾隆年间被毁,此后没有修复。
关于万年桥的名字由来,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在明万历年间,石桥竣工之日,两岸百姓欢腾,有十三家庄户要嫁女过江。然而,郡守有令,新桥落成十日之内,任何人不得擅自过桥,需待有人为桥取名后方可通行。三位新娘善姑、秀姑、巧姑分别给出了自己的桥名建议,但前两者均被郡守以不够新颖或不雅为由否定。而巧姑则说出了“南山虎,西山豹,千年媳妇万年桥”的名字,郡守听后大喜,认为这个名字既赞颂了官府的虎威,又表彰了妇道的贞洁,还寓意了石桥的永固,于是拍案叫绝,即刻放行。从此,北门外石桥就取名为“万年桥”。
万年桥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维修。在洪水长年累月的冲刷下,桥体需要整修。有记载的第一次重修是在清初,由本乡人程之鸿出资2000缗(约合2000两银子)重修。此后,虽然一直有维修,但记载不详。在咸丰十年(1860年)的清军与太平军的激战中,万年桥也遭到了严重损坏。战后,虽然曾商议维修,但由于各地均遭战乱,生业萧条,民生凋敝,筹资困难,维修工作难以进行。最终,依照歙县前县令单光禄的“给册集费”方法,按造册人头集资,并由代理县令何恩煌等人张罗,巴树谦等人具体负责,历经五年才竣工。
如今,万年桥依然是歙县的一道重要风景。2006年,县政府按修旧如故原则进行了抢救性维修,并安装了装饰性梯形古罩灯。最近一次维修是在2021年3月,由歙县徽城镇人民政府启动修缮工程,并于2021年5月竣工。此外,万年桥在2012年6月21日被评为级文物保护单位,受到了文物部门的持续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