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候公祠

羽候公祠

广东省 · 湛江市

羽候公祠位于遂溪县乐民镇乐民墟西北角,建于清朝光绪年间,是遂溪县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祠堂建筑。羽候公祠以砖、木结构为主,硬山顶,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羽候公祠得名于祠内供奉的羽候公,羽候公是明朝时期从福建迁徙而来的吴氏祖先。公祠的大门上悬挂着“羽候第”匾额,匾额下两侧是两根红漆大柱,上面有“祖功宗德千秋在,子孝孙贤世代昌”的对联。大门外左侧墙壁上镶嵌着一块石碑,上面记载着吴氏家族的族谱和迁徙经过。

公祠内部保留着梁架、斗拱、雕刻等大量木石雕刻工艺,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羽候公祠的梁架上满饰图案,梁头为鳌鱼斗拱,雀替均为鳌鱼造型,这些构件雕刻技艺精湛,形象生动。公祠的屋脊上有一对瓷制龙凤,色彩鲜艳,形态逼真。

此外,羽候公祠还保留着一些传统习俗,如每年农历八月初一,吴氏家族会在公祠举行祭祖仪式,祭品包括鸡、猪肉、鱼、糕点等。祭祖仪式后,族人们会聚在公祠内聚餐,畅谈家族历史。

总的来说,遂溪县羽候公祠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较高建筑艺术价值的清代祠堂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