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孤藏孤

救孤藏孤

山西省 · 阳泉市

盂县的救孤藏孤故事,与赵氏孤儿紧密相关。以下是详细介绍:

故事背景

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公元前597年,晋国国君晋景公听信权臣屠岸贾的谗言,致使赵氏家族三百余口满门抄斩。赵盾的儿媳庄姬公主怀有身孕,逃回娘家晋王宫,生下了赵家唯一的后代赵武,即赵氏孤儿。屠岸贾誓要斩尽杀绝,以绝后患。

救孤藏孤过程

在赵氏孤儿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义士程婴和公孙杵臼挺身而出,将赵氏孤儿救出,并策马逃入千里之外的盂山(今盂县藏山)藏匿。他们在这里度过了长达十五年的隐居生活,期间得到了当地百姓的庇护和帮助,送水送饭,程婴更是带着赵氏孤儿习文练武,把一个婴儿抚养成英俊少年。

藏山景点

盂县藏山风景区因藏孤救赵而闻名遐迩,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这里是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以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核心文化赵氏孤儿传说被收录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游览面积十余平方公里,由育孤园、春秋藏孤胜地、莲花寺、仙人峰自然生态区四大板块168个景点组成。其中,藏孤洞、报恩祠、育孤园等景点都是当年程婴携孤远逃追杀、救孤育孤的历史见证。

故事影响

赵氏孤儿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体现了忠义精神,更揭示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道理。这一故事被广为传播,并成为中国古典十大悲剧之一。元代剧作家纪君祥最早把它改编成戏剧作品《赵氏孤儿大报仇》,成为中国十大悲剧之首。18世纪法国作家伏尔泰将其译成话剧《中国孤儿》并在欧洲上演,引起轰动,成为我国最早走出国门的古典戏剧作品。

综上所述,盂县的救孤藏孤故事是一段充满忠义精神的历史佳话。它见证了程婴和公孙杵臼的英勇无畏以及当地百姓的淳朴善良。这段历史不仅为盂县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蕴,也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