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岳庙
福建省 · 漳州市龙海区东岳庙详细介绍如下:
东岳庙,俗称岳庙,位于龙海区新华东路北段,岳口小学前。它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历经吏部尚书颜师鲁、元代达鲁花赤、明洪武年间指挥刘广怀和知府潘琳、宣德年间知府殳文通等人的修建。然而,至清末逐渐荒废。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新式学堂“岱东小学”在东岳行宫创办,各神殿逐步改为校舍。20世纪50年代,该地成为岳口小学校园,至2000年,宫内最后的一座殿宇(清乾隆年重修的武庙)被拆除。
东岳庙曾设九十九殿,包括文庙、武庙、三宝佛殿(一真寺)等,是集儒释道和民间信仰于一体的大型建筑群,规模宏大,气氛肃穆之中略带恐怖,是漳州境内规模最大、规制最完整的岳庙。庙内留存有明正德七年(1512年)石坊,现为岳口小学大门,1988年6月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校园内还有一些遗弃的残碑、石柱和石香炉等,其中部分残碑经考证为北宋遗物。
东岳庙的信仰文化在岳口一带有着深厚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岳口一带信众得到准许,在御史巷重建德进庙,祀奉伽蓝大王、谢府元帅等神。1995年御史巷拆迁后,当地信众又捐资重建岳庙。1998年,信众再次捐资,在德进庙东边建祖师公庙和阎王庙,以此恢复原岳口街上的祖师公庙和东岳庙。目前,东岳庙的文物、残件现存于德进庙内。
总的来说,龙海区的东岳庙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道教宫观,它见证了漳州地区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