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锦州烈士陵园

解放锦州烈士陵园

辽宁省 · 锦州市

古塔区解放锦州烈士陵园详细介绍如下:

解放锦州烈士陵园位于古塔区钟屯乡帽山村英雄路1号(也有说法称位于太和区帽山脚下),背靠帽山,俯视锦州城。该陵园始建于1950年,为纪念在解放锦州战役中牺牲的烈士而修建。1997年,国家要求对散葬烈士进行集中安葬,政府出资并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对陵园进行了改造和扩建。经过一年半的建设,陵园于1998年10月15日,即锦州解放50周年之际正式落成。

陵园占地面积较大,有说法称占地20万平方米,也有说法为17万平方米,是内建筑规模较大的烈士陵园之一,同时也是国家级烈士陵园。陵园由正门(胜利之门)、浮雕墙、纪念广场、解放锦州烈士纪念碑、单体烈士墓、无名烈士合葬墓、碑林、陵门等组成。其中,胜利之门采用古典牌坊式建筑,上面刻有“解放锦州烈士陵园”字样,由时任中共委书记闻世震题写。甬道长338米,宽25米,共有108个台阶,寓意深远。

纪念广场面积6500平方米,可容纳万人瞻仰。广场中央矗立着古代兵器“戈”式造型的解放锦州烈士纪念碑,碑高30米,寓意着战争与和平。纪念碑正面雕刻着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上将的题词“为解放锦州而牺牲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碑身上方雕塑着5颗五角星,下面雕塑着3束花环,象征着祖国人民永远怀念为解放锦州而献身的烈士们。碑身两侧刻着胜利鼓,象征着庆祝辽沈战役的胜利和锦州的解放。碑身后面则雕刻着人民政府敬立的碑文。

在纪念碑的东西两侧,安葬着在解放锦州战役中牺牲的200余位(具体数字可能因不同资料而有所差异,如213位、239位或241位)有名烈士。而北侧则合葬着12000多名无名烈士。此外,在园区的西南侧还建有抗美援朝烈士园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军、警、民烈士园。这些烈士墓和烈士园共同构成了陵园的主体部分,是缅怀先烈、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场所。

陵园环境庄严肃穆,是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国防教育基地。它本着“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原则,以普及和加强全民国防教育为己任,以回顾历史、缅怀先烈为主题,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引导、熏陶和激励作用。陵园实行免费向社会开放,每年接待社会各界团体和游客数万人次,成为双拥共建的窗口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总的来说,解放锦州烈士陵园是一座集纪念、教育、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烈士陵园,它不仅是缅怀先烈的重要场所,也是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