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禅院

圆觉禅院

浙江省 · 湖州市

圆觉禅院详细介绍

圆觉禅院并非位于南浔区,而是建于宋景定三年(公元1262年),坐落于嘉兴市嘉善县陶庄镇之北。据《嘉兴府志》记载,南宋时期,杭州灵隐古寺的僧人如照发愿周游四方弘法,一日来到柳溪(陶庄古称),见此地清溪环绕,镇周围有九条河皆流向镇北高地,顿感气象非凡,决定结庐定居。后来,当地人把这九河环绕的景象称为“九龙环珠”,而如照禅师定居之地则是“龙珠”。几年后,如照禅师的弟子不断增多,原先的草庐规模也日渐扩大,最终建成了一所禅院。因如照禅师及其弟子常手持《圆觉经》,便将禅院命名为“圆觉禅院”,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圆觉禅院在明清两代曾盛极一时,规模宏大,山门直达柳溪,寺庙建筑占地36亩(一说为占地三十余亩,寺田约六十亩,寺院用地约十八亩左右),寺田约60亩。禅院以佛事严谨、道风清净而在江浙一带远近闻名。禅院内曾有《荷雨轩记》文章传世,但已失传,只留下“净池春晓”“圆觉谈经”“松风为伴”“荷雨生香”四景之述。元末明初文坛领袖杨维桢曾有诗描绘圆觉禅院:“圆觉招提隔市喧,潮音满座自晨昏。雨来宝地天花坠,风动珠林贝叶翻。供养奇方凭白鹿,斋分珍果仗黄猿。从今结却渊明社,净土修持礼法门。”由此可窥见昔日圆觉禅院僧众云集、宝刹深广、佛塔庄严的景象。

然而,历经沧桑,圆觉禅院也曾几经修缮。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寺院香火寥落,主殿被拆毁,偏殿也改为政府粮仓,经像法物等大多毁损遗失。直到上世纪80年代,政府有志于恢复有文物价值的寺院,圆觉禅院才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当时的圆觉禅院,寺基只保留了古殿前一小块地方,四周是深深的烂泥塘,进寺道路只有一条泥路。经过多方共同努力,修葺建筑、重塑佛像,圆觉禅院才渐渐恢复风貌。目前,圆觉禅院的山门、天王殿、大光明殿、自在楼、千佛阁、藏经楼、万佛塔等均为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重修或新建,古今融合,相得益彰。

如今,圆觉禅院再次成为当地重要的宗教场所和文化景点,吸引着众多信徒和游客前来参观和朝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