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州遗韵
山西省 · 阳泉市平定县古州遗韵详细介绍如下:
平定县以悠久的历史、连续的文脉、重要的区位,造就了丰富多样且一脉相承的文化类型,在历史上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里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类型为“整体分散、局部聚集”,以自然地理和历史文化遗存条件为基础,通过太行山关隘文化、井陉驿路文化、古州历史脉络,将传统村落划分为军事文化集群、古道文化集群、古州文化集群3大集群。
平定县传统村落古街的整体走向随地形而变化。地势较为陡峭或邻近河流的传统村落往往呈带状布局,村落内古街的走向也大多与等高线、河流走向平行,如上董寨村、下董寨村、冯家峪村等。地势较为平坦处的传统村落,古街巷往往布局较为规整,大多呈网络状,例如宁艾村、张庄村、桃叶坡村等。
平定县域内庙宇遗存数目庞大,仅41个传统村落中就有大约160余座庙宇建筑,遗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为马山村马齿岩寺的大雄宝殿,现存最早记载为金大定遗构。规模最大的为新关村西峰寺,面积达4500平方米。平定古庙在历史传承上具有连续性,清晰反映了平定人文历史的发展脉络,是平定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平定县的传统村落中拥有国家级、市级、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不可移动文物共计33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不可移动文物20处。村落核心保护区范围内延续了明清时期的空间结构,关隘防御型、驿道商贸型、家族院落型、山水景观型等4种格局特征保护较好。传统村落内梯田、泊池、谷场、水口、沟渠、古井、堡门、堡墙、地道、古树、古磨、古碾、古农具等历史环境要素种类繁多,保护度同样较好。
平定人民自古利用自然资源优势,依托便捷的古道交通网络,形成了平定商帮独特的商业发展轨迹。商业的繁荣带动了古道由军防要道转向官商要道,沿线的村落由耕战合一型转变为商贸型,形成了西郊村、东锁簧村、宋家庄村、南庄村、移壤村等一批传统村落。其中,宋家庄村的明清一条街是平定县古代聚居形态的典型,较好地保存着明清两代建筑群与古街风貌,充满诗情画意。
在新时代新时期,平定县的传统村落也在向“新”发展,紫砂、砂器产业形成全域化、集群化、规模化,坚持传承与创新、引进与培养、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等同频共振,成为传统古村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同时,平定县注重保护村庄原始风貌,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领域,充分利用规划理念的“加减法”,消除利用现代材料现代工艺进行人工仿造的痕迹,用原材料原工艺恢复古建筑的艺术美感和文化内涵,保护修复具有历史纪念意义、具有古代建筑艺术特点的建筑设施,赋予特有的乡村文化元素和独特的历史记忆,让村庄更好融入大自然之中。
近年来,委、市政府积极落实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精心“细琢”“打磨”,把促进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实现全域带动作为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众多举措使平定传统村落历史环境和传统风貌得到有效保护,让传统村落“活下去”并“活得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