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州塔(公交站)
河北省 · 衡水市景县景州塔(公交站)附近的景州塔是一座历史悠久、保存较完整的古代建筑物。以下是该塔的详细介绍:
景州塔,又名释迦文舍利宝塔、舍利塔,因景县原为景州所在地,故人们通常称为景州塔。它位于景县城内,具体地址是景安大街245号,矗立在原“开福寺”内,现寺虽毁但塔仍存。此塔在中国享有盛名,与沧州铁狮子、赵州大石桥、正定县隆兴寺大铜菩萨齐名,被誉为古代四宝之一。
关于景州塔的始建年代,无确切文字可考。但根据1931年修订的《景县志》记载和分析,塔上曾悬有铁匾,匾上铸有“齐、隋重修”字样,因此其创建年代应早于齐、隋,推测在北魏时代。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始建于北魏兴安年间(公元452至453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另一说法认为始建于北魏永平年间(公元508至512年),距今也几近1500年。
景州塔塔高十三层,外形为八面棱锥体,通高63.85米(另有说法为63米),底层周长50.5米,底层每边长6.3米,塔底直径为21米(该数据可能与不同来源的测量或描述方式有关)。它是一座由砖石结构而成的密檐楼阁式古塔,塔基由坚固的巨形清石铺成,塔基下有一深井,实际是地宫,供藏佛骨、佛经、佛像及金银珠宝之用。塔体由青砖砌成,塔内自下而上砌有螺形阶梯数百阶,登阶盘旋而上可达极顶。塔内各层东西南北均有洞户向外,且有拱形走廊绕行,可通过洞户远眺四方。塔顶成葫芦形,由青铜铸就,高2.05米,葫芦下有铁丝网罩,高3.3米。风起时,铁丝网罩与洞户被鼓荡,如惊涛澎湃之声,故有“古塔风涛”之称。
景州塔历经千年风雨侵蚀和多次重修。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中国历史上第三次灭佛之后,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重修,奠定了现存景州塔之基础。以后的多次重修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金、元、明、清朝及民国均曾重修。新中国成立后也进行了多次维修,最后一次是1973年春。在维修过程中曾在塔顶铜葫芦里发现明朝木版佛经3卷9册以及释迦牟尼的卧式涅磐铜佛一尊。
如今,景州塔不仅是景县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还是历史文化名城景县的一张历史名片。它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景州塔公交站则为游客和市民前往这一历史遗迹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