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星楼

聚星楼

福建省 · 漳州市

云霄县聚星楼详细介绍如下:

聚星楼位于云霄县陈岱镇岱东村,始建于清朝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为防御沿海盗寇侵袭,由陈姓族人集资兴建,花费十八年时间建成。该楼平面为双环正圆形,直径61.4米(另有说法为62米),高14.3米,外墙周长193米(另有说法为194米),占地面积3330平方米(另有说法为3017平方米),建筑面积2959.4平方米。圆楼共3层,双坡顶,每层32开间96单元,外围墙第一层用赤褐色花岗石块砌成,第二层和第三层用三合土夯墙,墙厚1.2米。

楼内设计巧妙奇特,每层单元平面呈楔形,底层设前厅后室,作厨房和客厅,功能以宽1.8米的天井隔开,隔墙开一拱门,可作环形隐通廊使用。厅堂靠外墙沿设木扶梯可登上2楼,二三层门外各辟阳台通道,设横梁斗拱承架廊沿高达1.5米的木作护栏和顶部出檐。顶层各单元前端隔木屏作祖厅,屏后梯口一可贯通全楼的方门,供应急启用。底层前厅和顶层屋顶均为双面坡,楼墙覆以椽瓦,屋脊紧密圈联,外檐略成射线状,楼外出檐以红砖叠涩,环楼台基以三合土夯筑。

聚星楼的大门朝南,气派端庄,门洞内外方中间拱,门面以规整花岗岩条石横砌,连接外墙块石。楼门辟内外2重方形木门,外门封以铁皮,上留消防槽孔可灭明火。门顶镶嵌青石匾额,上镌楷书“聚星楼”,左右分镌“乾隆己丑年秋吉旦”、“松斋丹心书”字样,门额两侧各留一方形石窗。底层和2层外墙每单元各竖一狭长形石窗,外小内大呈漏斗状,可作传声洞、枪眼和采光;3层各室均辟一长方形窗户,用于采光、通风与瞭望。

此外,聚星楼底层中厅辟为玄坛爷公庙,木屏后为登顶木梯,神坛主祀“韩潭公”赵光明、关圣帝君等。庙门额悬匾“由仁义行”,两侧书联“功高尊位登神道,名正显宇护黎民”,庙中壁画绘制精美,古朴典雅,体现闽南圆楼建筑高超的夯土砌筑与装饰艺术水平。庭院内铺以硬土地面,院中偏东处辟一六角圆形水井,井沿以灰砂筑成,环井台环设阳沟排水,庭院边缘铺设连接各单元至楼外的排水明沟与暗渠。

然而,聚星楼也历经沧桑。1918年广东南澳发生7.25级地震,只震裂楼墙几道缝隙,但1939年农历七月九日却遭到侵华日寇飞机的轮番轰炸,投弹9颗,其中2颗击中屋顶,将圆楼西南角炸塌,周围村民3人遇难。尽管如此,高大厚实的外墙仍屹然不塌,展现了其坚固的防御能力。

如今,聚星楼已成为云霄海边唯一的“围楼”,是当地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