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庙

宣化庙

山西省 · 吕梁市

宣化庙位于孝义市西南25公里左右的山区,地处宣化原村地界原头。据记载,该庙当初为48村集资捐建,庙内曾经有石碑详细记载各村出资情况。在20世纪40年代前后,宣化庙还保存得比较完好,大致分为东庙和西庙两部分,大殿内有供奉的佛像,庙内还有各种楼阁和戏台。每到庙会时,十里八村的人们都会聚集于此,还会唱戏,非常热闹。

然而,宣化庙的建筑主体经过文化大革命及近几十年的破坏,已经破败不堪。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该庙曾作为附近村庄的学校使用。现在,宣化庙遗址处只剩残垣断壁,但仍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据传,宣化庙的建立背后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早在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后,魏文侯御驾亲征赵国,定行都于孝义。一日,文侯与公主商议其终身大事,并选定日期张榜于市。在文侯公主抛下绣球时,忽然刮起一阵大风,绣球随风飞出城南,落在一只野鹿的角中间。公主愿意随鹿前去,于是魏王便命带些金银财帛送女儿起程。梅花鹿带着公主来到驿马乡一带,在小憩之时突然死去,公主就地入殓厚葬建立鹿坟。当公主孤身一人来到一座原头时,困乏至极,不知不觉进入梦乡,仿佛耳边有人说:“公主少息片刻,自有去处。”次日天明,这一带村民奔走相告昨晚刮了好大的风,而公主则坐化在一间由四十八张芦席搭成的芦苇棚子中,且每张席子上都写着一个村名。乡民们纷纷而来,议论中各自认出了自己家的席子,都说席子是四月十五日刮大风的夜里丢的。接着,有位道士打扮的人出现,称这是文侯公主的坐化,是上天旨意封她为神,公主胸前配一巨型玉璧,上刻“长命圣女”,这是她的封号。下刻四月十五日,上天为了保护她的身躯,刮了一夜大风,从四十八村刮来四十八张芦席搭成此棚,意在点化让四十八村为她在这里修建庙宇,裹塑金身,可保四十八村万民长寿。众人听了觉得言之有理,遂有四十八村社首议定,大动土木修庙。不用数月,“宣化原”上“长命圣女祠”便全工告竣,选定四月十五日开光庆贺。为了让世人永远记住此事,便把公主坐化之日和圣祠开光之日定为一年两度的庙会。

以上便是宣化庙的详细介绍,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地方志或咨询当地文旅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