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狐爷庙
山西省 · 吕梁市文水县狐爷庙(又称狐神庙)的详细介绍如下:
该庙位于文水县西城村西北角,古文峪河畔,是为奉祀春秋时期晋国上大夫狐突而建。狐突因“教子忠臣不事二主”深得历代统治者推崇且被神话,同时,几千年来,晋中一带乡民也赋予他“求神祈雨泽被万民”之神职。狐爷庙创建于明朝弘治年间,湮没于正德年间,重建于万历三十年,距今已有近530年的历史。庙内曾有塑像碑刻,古木参天,风景幽雅,但现已毁坏严重,不过仍保留有庙门上面有“晋大夫”三个大字的匾额,以及介绍狐突生平及功绩的墙壁和早些年捐款修葺狐神庙的功德碑。
庙内有东西厢房,对面即为正殿,两边柱子上有题字,正殿里面是狐突的神像,东西墙壁上有壁画,一幅是狐突布雨图,描绘的是鬼卒为前导,龙王为扈从,电母雷公、风婆雨师各持法器作法,夜叉举伞罗,狐突坐伞下施雨的景象;另一幅是回宫图,但已模糊不清。正殿两边是偏殿,正殿门前放着香火炉,供人们烧香祭拜之用。
西城狐神庙坐北朝南,山门前为宽阔的广场,广场之南原有一座大戏台,但已拆除。该庙在2002年被文水县人民政府评定为“文水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乡民们及社会各界人士又自筹资金对其进行了多次修缮。
此外,还有一处狐突庙(狐爷庙)位于吕梁山脉中段马鞍山下西马峪村北,始建于宋宣和五年,之后金、元、明、清各代均有过修葺和扩建,成为占地约2000多平方米的重院建筑,建筑风格反映了这几个时代的特色。庙内塑像、壁画人物形象生动、地域特色明显,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独特的艺术价值,但部分建筑如钟楼、鼓楼等已损毁。庙内也有关于狐突的生平介绍及其成为“雨神”的壁画等。
总的来说,狐爷庙是文水县乃至的一处重要文化遗产,它不仅承载着对狐突的敬仰和纪念,也是当地民间信仰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