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寺景区

清泉寺景区

河北省 · 邯郸市

涉县清泉寺详细介绍如下:

清泉寺位于涉县东南15里原曲村(也有说法为石岗村南,原曲村北),由天王、毗卢、大雄、畦音、藏经五大殿组成了一个长方形古建筑群。该寺始建于汉代,初名累通寺,历经唐宋,几经更名,因寺东原有二泉(一名甘露,一名玉液,甘美清香),明清时期改叫清泉寺。也有说法认为清泉寺在唐代名为静化寺,梁宋时为清碧寺。

清泉寺基础宏大、建筑古朴、雄伟壮观,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也有说法为建筑面积2326.23平方米,总面积6156平方米),原有僧房86间。寺周有围墙,前有山门、钟鼓楼,山门朝南,山门两侧的一对雄狮为华夏仅有。自南北中轴线向里,依次有水陆殿(又名天王殿)、罗汉殿(又名毗卢殿)、荷池、大雄殿和雷音殿。中轴线两侧为厢房。西北角有藏经殿、仙镜台,东南部有伽蓝殿。寺东南有一建筑,下为石券,深均为三间。石券上刻有“宝访”二字,内书“林泉”。

清泉寺内有书法碑刻,艺术精湛,保存历代碑刻18通(也有说法为13通),其中汇集了部分历代名人如王羲之、康熙、慈禧等人的书法手迹,在当地有“书法圣地”之称,对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然而,清泉寺也曾历经劫难。20世纪80年代,因住寺社员做饭不慎失火,清泉寺大部被烧毁,共烧毁房屋67间,现存天王殿、藏经殿、仙境台、山门、钟鼓楼等19间建筑(也有说法为现存藏经殿、天王殿、山门、钟鼓楼等19座古建筑),其他均为建筑基址,但仍保留了早期建筑的某些特点,如平板枋、额枋呈断面“T”型,而梁架采用自然材又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1982年,涉县清泉寺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涉县清泉寺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清泉寺作为一组整体布局保存较完整的建筑群,不仅是研究古代建筑和佛教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也是游客领略古代建筑艺术、感受佛教文化氛围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