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云寺

慈云寺

山西省 · 吕梁市

交口县的慈云寺,位于002乡道与013乡道交叉口东北150米。以下是该慈云寺的详细介绍:

  • 类型与地址:慈云寺是一座村庄中的佛教寺院,其所在的详细地址为交口县,通过具体的乡道坐标可以方便地找到它。

(由于只找到了一处慈云寺且位于,以下补充内另一著名慈云寺,即天镇慈云寺的详细介绍,以供参考,但需注意此部分信息并非直接针对交口县的慈云寺。)

  • 另一著名慈云寺(天镇慈云寺)

    1. 历史沿革:天镇慈云寺坐落在天镇县城西街,始建于唐代贞元年间,原名为法华寺。辽开泰八年(1019年)进行了重新修葺,无垢净光舍利塔的建立更是证明了辽代时这座寺庙的扩建与繁荣。到了明朝宣德年间(1426~1435年),寺庙又经历了一次大修,并敕赐名为“慈云寺”。
    2. 规模与布局:寺院占地5600平方米,南北长140米,东西宽40米,殿宇、僧舍共计85间。主要建筑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殿垂直地排列在中轴线上,将寺院分隔成前、中、后三进院落。前院东西两边有钟、鼓二楼;中院两侧有观音、地藏二殿;后院两侧有文殊殿、普贤殿、伽兰殿、祖师殿,东西隅有厢房和垛殿。整个建筑群左右对称,高低错落,主次分明,宏伟壮观。
    3. 建筑特色:慈云寺是佛教寺院,寺内布局完整,殿宇结构严谨,斗拱华丽精致,琉璃绚丽多彩,它凝聚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结晶,是古建筑艺术瑰宝,被称为“关北巨刹”。尤其穹庐顶式的钟鼓二楼,兼得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之长,端庄而又不失灵动,为全省唯一、全国罕有。大雄宝殿是第一进院落的主体建筑,其右侧为钟楼,左侧为鼓楼,两者对称,采用八角圆形穹庐式顶,分上下两层。下层设有8根廊柱,砖砌圆形内室;上层开敞,建有勾栏。这种双层圆形建筑在现存明清钟鼓楼中独一无二,全国亦属罕见。
    4. 文化价值:慈云寺是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一步彰显了其在历史和文化上的重要地位。
    5. 现状:如今,慈云寺依然香火不断,一朵斗拱、一孔月门、一挂风铃,无不彰显着文化意境和建筑匠心,吸引着众多游客和信徒前来参观朝拜,感受这座千年古刹的宁静与庄严。

(再次提醒:以上关于天镇慈云寺的详细介绍并非直接针对交口县的慈云寺,但可作为了解内慈云寺文化的一个参考。)

如需获取交口县慈云寺的更多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当地的文化旅游部门或宗教事务管理部门,以获取最准确和最新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