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神庙景区
山西省 · 长治市介神庙是供奉介子推的庙宇。据《左传》记载,介子推是春秋时期晋国人,早年追随晋国公子重耳(后来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在外流亡十九年。重耳回国执掌国政后,在赏赐有功大臣时唯独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淡薄名利,认为重耳回国执政是上天的安排,不愿意“贪天功以为己力”,于是和母亲一起隐居,最终“隐而死”。后来,晋文公“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说“以志吾过,且旌善人”,并为之立庙,即介神庙。
介神庙建于介公岭一处巨型石窟洞内,后历代帝王对其进行增修扩建,使其变得金碧辉煌、庙宇宏伟,成为海内外最大的石窟祠庙。大殿正中供奉介子推神像,左右两侧供奉介子推母亲和介神庙第一代住持解张金妆塑像。石窟内高18米,宽30米,深28米,由两根巨大的椭圆体大柱擎起。殿内四壁塑有介子推的生平事迹,两根石柱上是成仙后的灵验应化事迹浮雕,充分反映了介子推崇尚大道、惟诚惟信的光辉一生。
此外,介神庙前还有介休三贤(介子推、郭泰、文彦博)展厅及寒食祭祀文化展厅,八根介子推文化柱及东西文化长廊皆为展示介子推文化的景观。介公草庐及避火洞位于介神庙旁的鱼龟山上,相传为介子推母子在绵山的隐居之地。
在沁源县,介神庙不仅是一处重要的文化遗迹,还是当地民众祈求风调雨顺、平安吉祥的重要场所。每逢庙会,都会有唱戏的、卖各种吃食和农家用具的等活动,非常热闹。
总的来说,介神庙是一处集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和民俗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对于研究春秋时期的历史文化和介子推的忠孝节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