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庄社区

常山庄社区

山东省 · 临沂市

沂南县常山庄社区详细介绍如下:

常山庄社区是沂南县马牧池乡下辖的社区,位于马牧池乡人民政府驻地东北处(有说法称2.5公里,也有说法称3公里),东接西寺堡村,南与双泉峪子村相邻,西至张家峪子村,北临大山村。其地名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明洪武年间,由铜井小张庄的李氏迁至现址成村,取名常胜庄,后演变为常山庄;一说因该村东临长山而得名长山庄,后来误将“长”写成同音字“常”,成了“常山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区划代码为37132120100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是371321,邮政编码为276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39,车牌号码为鲁Q。

常山庄社区是沂蒙山革命根据地中心,也是沂蒙地区最早建立党支部的地区之一和抗日根据地领导机关长期驻扎的地方。这里耕地面积750亩,荒山1500多亩。社区内现存有第二次青年代表大会会议旧址、沂蒙红嫂纪念馆、沂蒙红色影视基地等革命遗址遗迹。其中,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是4A级旅游景区,建于2009年,是以影视拍摄服务为主,兼具红色旅游、红色写生、爱国主义教育、休闲娱乐等功能的综合性旅游区,已拍摄《沂蒙》《红高粱》《铁道飞虎》等影视剧200余部,被评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此外,常山庄社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村周边有战邮会旧址、“火线桥”旧址、红嫂故居、“沂蒙母亲”王换于故居、“小车队长”李家才故居、战时托儿所、战时总医院、战时兵工厂、战时北海银行、抗大一分校、大众报社印刷厂、泽东青年干校等著名的红色旧址。同时,村内古驿道、古树、古桥、古井、寺庙、石碾等历史环境要素深厚,村庄非物质文化遗产“鲁南民居”营建(干插墙)、沂蒙煎饼、面塑、锅饼、豆腐、手工土布等历史文化技艺也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近年来,常山庄社区获得了诸多荣誉,包括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第一批红色文化特色村、乡村旅游重点村(精品旅游特色村)、景区化村庄(国家重点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如今,常山庄社区在乡村振兴战略大局的指引下,已经逐步建成全国著名的红色教育基地和远近闻名的“山村好莱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