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山西省 · 吕梁市离石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详细介绍如下:
石州剪纸
- 历史沿革:据有关资料记载,中国最早的剪纸是北朝(公元386-581年)时期的作品。而离石境内马茂庄、下水西、乔家沟等地出土了龙山文化、仰韶文化、汉代文化遗址,这些文化不同程度地孕育着剪纸艺术。早在秦汉时期,离石一带就较多保留了中华民族古老文化处于上升时期的秦汉艺术古风。离石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创造的,是民俗活动的一种独特的审美行为,随着礼仪习俗应运而生,又在其活动中不断吸取其它艺术精华,再加以推陈出新,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 艺术特点:其历史悠久,构思神奇,手法夸张,风格粗犷,与吕梁剪纸、陕北剪纸同属黄河流域“母亲艺术”。
- 发展状况:离石剪纸分为三个历史时期。第一个历史时期为清代之前;第二个历史时期为民国到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段月英、高兆清、王巧花、康文斌等,作品内容较为丰富,题材大致可分五个方面,除了单剪外,还大量出现了对剪、衬剪以及套剪、套色剪纸、火烫剪纸等;第三个历史时期为改革开放以来,这个时期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剪刻特点、装饰化的艺术手法、继承传统礼仪习俗、反映岁时节令的传统风俗、主题明快服务中心等方面。
离石旱船秧歌
- 起源与发展:旱船表演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中国民间舞,在全国各地流传极广。在我国北方的很多城镇乡村,每到过年时节都要进行表演,表达人们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而离石旱船秧歌正是以其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且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特征成为离石民间艺术的一件瑰宝。据史料记载,离石旱船秧歌起源于南宋时期。起初,人们只是在农闲时候,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共同欢庆。后来,当地人们发挥想象力,创作了许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秧歌曲调。再后来,由于这里干旱时间长,人们在闹秧歌时很自然地融入了对水的渴望,所以人们又给秧歌加入了新的道具——旱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旱船秧歌发展迅速。清末至抗战前夕是秧歌活动的鼎盛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旱船秧歌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 表演形式:离石旱船秧歌是吕梁的传统民间舞蹈的一种,融合旱船表演与秧歌,集民间舞蹈、武术、杂技、戏曲等形式为一体,其独特的表演方式,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跑旱船时,两名“艄公”划桨引船,在前头带路,做出各种各样的划船动作,而乘船者往往是走快速碎步,这样能使船身保持平稳状态前进,颇为形象地塑造出水面行船的情景。乘船者与“艄公”默契配合,时起时伏,随着“波浪”旋转、颠簸,犹如是水土跑船的生动画面。此外,离石旱船秧歌还分为执旗队(门旗、彩旗)、前套(吹奏乐)、表演队伍、后套(打击乐和演唱)四部分。
- 文化意义:离石旱船秧歌起源于农耕活动,是黄河、黄土文化的重要分支,表达了人们对丰收的喜悦,同时也寄予着对未来的祝福与期望。
离石烙画
- 艺术特点:烙画古称火针刺绣,又名火笔画、烫画等,是我国古代一种极其珍贵的稀有画种。它可在木材、葫芦、宣纸、丝绸烙绘,画面上自然产生不平的肌理变化,具有一定的浮雕效果,质感清晰,永不褪色,独具特色,极具装饰和收藏价值。离石烙画传承了父辈的技术,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借鉴水墨、油画、版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吸取技法和内涵,在探索和实践中逐渐从技法、题材、工具、材质和新材料应用上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手段和艺术见解,既保持了烙画的民族风格,又具备了西方绘画元素的写实效果。
- 传承与发展:离石区金卓艺烙画工作室主要从事烙画制作、传授、研究等,该工作室入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其负责人张海应是离石区烙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烙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受祖辈、父辈的影响,自幼对烙画艺术情有独钟,平时精心钻研烙画艺术。他的作品构图严谨、色彩自然、质感强烈、风格独特、古朴典雅、清新秀丽,每幅作品都栩栩如生。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仅是离石区宝贵的文化财富,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