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胜利广场
辽宁省 · 鞍山市铁东区的胜利广场是鞍山最大、历史最悠久、也最美丽的城市广场。以下是该广场的详细介绍:
基本信息
- 位置:坐落在鞍山铁东区中心地带,是鞍山重要的交通、政治和文化中心。
- 面积:总面积19200平方米,其中铺装面积12300平方米,绿化面积6900平方米。
- 别名:由于委办公楼和政府办公楼就在广场旁边,因此鞍山人都叫它“市府广场”。
历史沿革
- 广场始建于民国1917年,当时鞍山处在日本殖民者的管制下,根据日本人制定的“满铁附属市街计划”,将胜利广场规划为日本人聚居的东部城区交通中心。
- 广场中心地带呈圆盘形,其周围的四条道路(现在的二一九路、胜利路、五一路和前进路)在此交汇环绕,形成四通八达的放射形状。
- 工程建设于1919年,其中间的广场当时被命名为大正广场,距今已经有超过一百年的历史。
- 日本战败投降后,国民党军队在控制鞍山期间,曾将大正广场改名为“中央广场”。
- 1948年,鞍山解放后,人民政府将广场改名为“市府广场”。
- 1953年,广场改名为胜利广场。
- 1980年,又改为“市府广场”。
- 进入二十一世纪,经过改造后,又重新改称胜利广场。
周边建筑与设施
- 新落成的新玛特商厦、公安局、中国人民银行鞍山分行、建设银行鞍山分行、人保公司、政府、市委员会、市中级法院等都环列在广场的四周。
- 广场东侧沿二一九路南北分别建设了焦耐院办公大楼和鞍山宾馆(现工商银行),特别是中西合璧风格的焦耐院办公大楼,与胜利广场一道成为最著名的地标建筑之一。
广场特色
- 雕塑主题为《盛世》,主雕高30米,为白铜三梭柱框架结构,浮雕表现“鞍山在我心中、我为鞍山奉献、鞍山为我自豪”的鞍山人精神,上部抽象团花造型象征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也表达鞍山人对未来盛开繁荣之花的追求和向往;四组群雕以写实手法塑造鞍山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
- 喷泉主题为“团结、发展、欢乐、祥和”,12种水型按音乐不同自由组合,变幻无穷,配合8盏大型彩色遥控灯,令整个广场艳丽多彩,形成有声有色的壮观场面。
重要意义
- 胜利广场不仅是的交通中心,也是政治中心,极具现代化感的框架雕塑、大型音乐喷泉、简洁疏朗的绿地景观,让胜利广场成为民休闲、娱乐、缅怀城市记忆的好去处。
综上所述,胜利广场是铁东区的一颗璀璨明珠,承载着鞍山的历史记忆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