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音院
河北省 · 保定市雄县观音院(也称作保定观音寺)的详细介绍如下:
观音寺位于清苑区阎庄乡国公营村北,也有说法称其位于东北15公里的清苑县闫庄乡国公营村。该寺始建于隋唐时期,历尽千年沧桑,历代皆有废兴。据大明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敕赐南禅讲经沙门、华严大师弟子义济、定敏、慧堂所撰《重建观音禅寺之记》记载,直隶保定府清苑县闫庄社,在郡城之东北二十五里许,地名国公营,村后有古刹一所,大定年间(公元1161-1189年)重建。
然而,这座千年古刹在民国初年拆庙办学的浪潮中被毁坏殆尽。改革开放后,党的宗教政策得到落实。1992年,观音寺作为佛教活动场所正式开放,明空老法师应请自北京法源寺来此,承担起中兴古刹重任,他不顾年老体衰,主持修复工作,殚精竭虑,积聚人力物力,历时四载,先后建成弥勒殿、观音殿、念佛堂(藏经楼)、七层当阳宝塔和大雄宝殿。1995年大雄宝殿开光,1996年明空长老示寂,监院真广法师继任住持,先后又兴建了九层舍利宝塔、祖师塔、地藏殿、药师殿、客堂、斋堂及两序寮房。2005年5月至2006年7月,又兴建了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的弘法楼和5000多平方米的云水楼。
现在保定观音寺分三大区,主殿堂区、西院区和大悲园林。主殿堂区为中轴线对称结构,山门(天王殿)、观音亭、大雄宝殿、念佛堂和弘法楼依次坐落。其中,东配殿是客堂和斋堂,西配殿是地藏殿、药师殿和寺院历史馆,还有舍利塔、当阳宝塔、六和楼、寮房等建筑。大雄宝殿完全模仿北京法源寺明清风格大殿而建,全木结构,飞檐翘拱,雕梁画栋,典雅雄壮,别具一格。
此外,观音寺内绿茵缀地,松柏挺拔,花木摇翠,奇葩献瑞,建筑宏伟,宝相庄严,特别是堪称当地一绝的双塔景观,吸引八方朝圣。如今,它已逐渐发展成为新型佛教丛林,是当地重要的宗教和文化景点。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关于观音寺的历史和文化,建议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或咨询寺庙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