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

园林

山西省 · 晋城市

阳城县园林详细介绍如下:

阳城县,古称濩泽,位于东南部,地处太行、太岳、中条三山交汇处,总面积1931平方公里(另有说法为全县国土总面积287.83万亩),总人口40万。这里山川秀丽,风光如画,先后被评为国家园林县城、美丽中国十佳旅游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以及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县、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旅游标准化试点县、古堡民居保护利用示范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众多荣誉称号。

阳城县境内山围似障,翠叠如屏,河流纵横,生态良好,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是华北地区生态资源集锦荟萃之地。全县森林面积134.24万亩,森林覆盖率46.63%(另有说法为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的区域有80多平方公里),森林蓄积310万立方米。全县林地面积165.5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7.63%,林木绿化率达到51.43%。这里分布有种子植物882种,野生动物285种,鸟类214种,兽类43种,两栖爬行类动物28种。

阳城县的园林景观丰富多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包括:

  1. 蟒河自然保护区:位于阳城县桑林乡境内,总面积80多平方公里,地貌特征多以深涧、峡谷、奇峰、瀑潭为主,集人文、山水、动植物等景观于一体,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素有“动植物资源宝库”之称,同时享有“北方小桂林”和“华北小桂林”的美誉。
  2. 九女仙湖景区:位于阳城北留镇的太行山沁河峡谷中,占地面积约13平方公里,以水上游乐为主的自然风光旅游景区。
  3. 皇城相府:建于明清时期的官宦宅居建筑群,为清代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康熙字典》总阅官、辅佐康熙皇帝半个世纪之久的一代名相陈廷敬故居。后因康熙皇帝两次于此下榻,故名“皇城”,俗称“皇城相府”,被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
  4. 海会寺:亦名龙泉寺,位于阳城县城东北15公里大桥村西,为阳城县境内主要寺院之一。该寺创建于唐,初名郭峪院,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年)赖赐名额为“龙泉寺”,后历代重修、增修,院内有宋代砖塔和明代舍利塔构成的海会双塔。
  5. 天官王府:为明万历初期的政治家和财政家王国光故居,王国光因官居尚书,故有“天官”之称,其故居也被后人称为“天官王府”。

此外,阳城县还有郭峪古城、砥洎城等古堡民居,以及亚高山草甸“昆仑悬圃”析城山、丹霞地貌红沙岭、“百里画廊”等自然奇观,令人叹为观止。

近年来,阳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林草事业发展,大力推进造林增绿、绿色增收、森林资源保护等工作,着力构建“生态美、百姓富、环境优、实力强”的美丽阳城。同时,阳城县还积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构建文化内涵丰富、类型多样、时段全面的高质量旅游产品供给体系,打造出一批具备国内外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经典文旅IP。

总的来说,阳城县的园林景观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底蕴而著称,是游客们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的理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