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
福建省 · 莆田市荔城区九华山详细介绍如下:
九华山位于荔城西北10公里的西天尾镇、常太镇交界处,系北干山脉主峰,海拔741米,与荔城南面的壶公山遥遥相望,同为兴化平原之侧的名山。此山层峦叠嶂、翠峰如簇,形如九朵莲花,故有“九华叠翠”之称,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它还有别名,因落日余晖映照山峰而称“霞山”,因山形如笔架而称“笔架山”,最为古老的称谓则是“陈岩”“陈岩山”“仙公尾”。
相传汉代有陈胡二道人来自北方,在莆田择胜而栖。姓陈的上九华山,姓胡的上壶公山,后皆得道成仙,故九华山有“陈岩”诸称。九华山或以神名,或以形名,或以色名,显得扑朔迷离,有着梦幻般的色彩。
登九华山,东西南北均有小路可通。今人多从西天尾沿盘山公路驱车而上,直达离山巅不远的桃花坞。在这里弃车拾级而上,可见摩崖石刻“上天梯”三字,相传系明代进士周瑛所书。临近峰顶有一道山门,山门横额有“天衢云路”石刻,相传为宋天圣年间进士方峻所书。过山门、石埕为云端殿,据载为宋代莆田县令张少英倡建,近代又重建,仿砖木结构一切皆石。殿前双狮惟妙惟肖,殿正中供奉玄天上帝,左侧为文昌帝君,右侧为关云长、关平及周仓。
“仙公洞”就在云端殿之后,洞额刻有“燕子洞”三字,是祈梦之地。据兴化县志载,唐会昌年间,河南嵩山少林寺六祖惠能大师的高徒千灵辞师云游,惠能赐偈:“逢苦即住,遇竹且居。”千灵行至九华山北侧的苦竹山时顿悟偈语之意,闻苦竹山有山魈作怪,遂与山魈打斗。千灵饮铁以示法力,山魈大惊失色,败逃九华山巅,化为燕子钻入山洞,被千灵以一石船倒扣镇在洞中。老百姓又奉祀何氏九仙于洞中镇压山魈,永保一方平安。故此称“燕子洞”和“仙公洞”。后千灵在苦竹山创建苦竹寺,圆寂后敕谥苦竹寺千灵祖师。苦竹寺现有两座古塔墓,其中高2.3米的一座,其石刻文为“唐开山千灵祖师、历代大师及诸善信”。
相传,何氏九仙为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八公争帝失败后从江西潜入隐居于九华山颠,后修炼成仙。另一传说为何氏九兄弟从安徽来九华山隐居,后至九鲤湖羽化成仙。仙公洞后有一石穴,深二尺许,有三口泉眼。据莆田县志载:“大雨不溢,大旱不涸,水清而甜,相传为汉代的陈仙淘金井”。石穴旁有“石茶灶”“石棋盘”等,相传为仙人弈棋晶茗之处。仙公洞左侧有紫竹院,内祀观音菩萨和韦驮爷、伽蓝;洞右侧有蓬莱阁,内祀八仙。
此外,九华山上还有紫云岩、罗汉石室、仙人足迹等古迹,以及石鱼鼓、石牛等怪石。在山顶上可以俯瞰整个的全貌以及东圳水库的全景。这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是爬山观光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