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洞石刻造像

华严洞石刻造像

四川省 · 资阳市

华严洞石刻位于安岳县城东南30公里的华严乡。据洞内石刻题记,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始建庙宇,称华严庵,后经明清两代修葺,形成规模宏大的石刻造像。

华严洞造像以佛教“华严经”为内容,采用高30~60厘米、宽5~25厘米、长25~45厘米的方形小石窟造像,大多为单窟群像,少则二、三人,多达五六十人。主要造像有毗卢佛、文殊、普贤、佛弟子、天王、金刚力士、供养人等。窟内壁面满刻佛经故事和佛像。窟顶刻有飞天、莲花等图案。

华严洞石刻艺术价值很高,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其历史价值主要体现在它见证了佛教华严宗在西南地区的传播和发展,丰富了佛教石窟艺术的内涵。其科学价值则体现在它对研究中国社会特别是佛教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其艺术价值则体现在它融合了南北造像艺术风格,具有造型写实、雕刻精细、比例匀称、线条流畅的特点,在中国石刻艺术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亲自去一趟看看。